原文如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翻译:
明亮的月光惊动了栖息在树枝上的喜鹊,清爽的夜风送来远处蝉儿的鸣叫声。空气中弥漫着稻花的香气,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的是此起彼伏的蛙鸣声。
天空中挂着几颗稀疏的星星,山前飘下了几点细雨。曾经熟悉的茅草小店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旁,走过小溪上的石桥后,道路一转弯,那家小店就突然出现在眼前。
赏析: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夏夜乡间图景。上阕着重描写自然景象,如月光、蝉鸣、稻香以及蛙声等元素,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下阕则由景入情,通过对天气变化(从晴到雨)的描述,进一步烘托出旅途中的惊喜与期待。
整首词语言清新流畅,情感真挚自然,充分体现了辛弃疾作为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的艺术风格。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淳朴乡村生活的深深眷恋,以及在动荡时代背景下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总之,《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不仅是一首优美的写景抒情词作,更是辛弃疾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值得我们反复品味与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