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数学上册第一单元3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够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2.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规律的兴趣,增强合作交流意识,体会数学的简洁美与规律性。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 难点:理解为什么一个数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课件、练习题、数字卡片、白板笔等。
-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直尺等。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大家还记得吗?”
引导学生回忆2和5的倍数特征后,教师引入新问题:“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一下。”
(二)探究活动(15分钟)
1. 初步观察
教师出示一些3的倍数(如: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等),让学生观察这些数的共同点。
学生可能会发现这些数的个位并不固定,因此不能像2或5那样仅看个位。
2. 小组合作探究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出若干个数(包括3的倍数和非3的倍数),要求他们分别计算每个数的各位数字之和,并判断该数是否为3的倍数。
例如:
- 12 → 1+2=3 → 是3的倍数
- 13 → 1+3=4 → 不是3的倍数
- 27 → 2+7=9 → 是3的倍数
各组汇报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3. 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一个数如果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 判断下列各数是否为3的倍数
- 45
- 78
- 102
- 131
- 207
2. 填空练习
在括号中填入合适的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
- 4( )6
- 7( )3
- ( )2( )
(四)拓展延伸(5分钟)
教师提出思考题:“如果一个数是3的倍数,那它一定是9的倍数吗?反过来呢?”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鼓励他们课后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3和9之间的关系。
(五)课堂小结(3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3的倍数的特征是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并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注意观察数字的内在规律。
(六)作业布置(2分钟)
1. 完成课本第X页练习题。
2. 自己写出10个3的倍数,并验证它们的各位数字之和是否为3的倍数。
五、板书设计:
```
3的倍数特征
一个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
六、教学反思(教师自评):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逐步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符合新课标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训练,但在时间分配上还需进一步优化,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扎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