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价协35号文】在当前建筑行业持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由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简称“中价协”)发布的《关于加强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通知》(中价协〔2024〕35号),被业内称为“中价协35号文”,正逐渐成为推动行业规范化、精细化发展的关键文件。
该文从多个维度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指导方向,旨在提升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尤其在全过程造价管理、合同履约、风险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更具前瞻性的政策导向。
首先,“中价协35号文”强调了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以往,许多项目在前期策划阶段缺乏有效的成本预控,导致后期出现大量变更和超支现象。而该文明确指出,应从项目立项开始,就引入专业造价人员参与,建立动态成本管理体系,确保各阶段的费用可控、透明。
其次,文件还对合同管理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在签订合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变化、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并在合同中设置合理的调价机制,以减少因不可抗力或市场因素引发的纠纷。
此外,文中还特别提到要加强对造价咨询企业的监管,鼓励其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对于存在违规行为的企业,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以此保障整个行业的公平竞争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中价协35号文”的发布,不仅是政策层面的调整,更是对行业发展趋势的积极回应。随着国家对基建投资的持续加码,如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实现成本的有效管控,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总体来看,“中价协35号文”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有力的制度保障。无论是企业还是从业人员,都应密切关注其内容,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应对政策变化,提升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
未来,随着该文件的逐步落实,预计将推动行业向更加规范、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