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把梳子卖给和尚)】在一个遥远的山村里,有一家小商店,店主是个精明但有些固执的商人。他总是抱怨生意难做,尤其是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一天,他听说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人竟然成功地把梳子卖给了和尚。
这个消息让他十分好奇,也激发了他的斗志。他决定亲自去尝试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能做到。
于是,他背上几把梳子,走进了那座著名的寺庙。寺庙里香火鼎盛,香客络绎不绝,而和尚们则过着清修的生活,几乎不用任何世俗物品。
“我怎么能把梳子卖给和尚呢?”他心里想着,但还是鼓起勇气走上前,对一位年长的和尚说道:“大师,我这里有上等的梳子,是用檀木制成的,不仅耐用,还能帮助您梳理头发。”
和尚听后微微一笑,说:“施主,我们出家人不讲究这些,头发也不常梳。”
商人一听,心中一沉,心想这下完了。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试探性地问道:“那如果我把梳子送给您,作为供奉,您会不会觉得有意义?”
和尚点点头:“若能为佛门添一份清净,倒也不妨。”
于是,商人便将梳子送给了和尚,并在旁边附上一张纸条,写着:“此梳乃施主诚心供养,愿以净心修道。”和尚看到后,非常感动,不仅收下了梳子,还请他在寺庙中住了一晚。
第二天,商人在离开时,发现有几位香客对那把梳子产生了兴趣,纷纷询问来历。原来,那位和尚在清晨打坐前,会用那把梳子轻轻梳理头发,动作优雅,宛如修行的一部分。香客们觉得这很特别,纷纷想要购买类似的梳子,甚至有人愿意出高价。
就这样,商人的梳子不仅被和尚接受了,还意外地成了寺庙的一个“特色”,吸引了更多人前来参观和购买。
后来,人们问这位商人:“你是怎么做到的?”他笑着说:“我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思考问题。不是把梳子卖给和尚,而是让和尚成为梳子的‘代言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很多时候,困难并不是无法克服的障碍,而是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只要换个思路,也许就能找到意想不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