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怜悯和善行的距离》阅读训练附答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怜悯和善行的距离》阅读训练附答案,在线等,求秒回,真的很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31 10:49:50

《怜悯和善行的距离》阅读训练附答案】一、文章主旨理解

本文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探讨了“怜悯”与“善行”之间的关系。作者指出,虽然人们常常怀有同情之心,但真正将这种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却并非易事。文章强调,真正的善良不仅需要内心的触动,更需要外在的行动来体现。

二、词语解释

1. 怜悯:对别人的不幸感到同情和关心。

2. 善行:指有益于他人、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

3. 悲悯:对他人痛苦的深切同情。

4. 仁爱:对他人的关爱和善意。

三、句子赏析

1. “他只是站在路边,看着那个老人慢慢倒下。”

这句话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出旁观者的冷漠与无奈,为后文的转折埋下伏笔。

2. “真正的善行,不是一时的感动,而是持续的关怀。”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核心观点,即善良不应只停留在情绪层面,而应落实到行动中。

四、内容分析

文章以一位老人摔倒后,周围人反应不一的情景为背景,展现了不同人的心理变化。有人选择视而不见,有人则默默帮助,最终引出对“怜悯”与“善行”之间距离的思考。

五、问题与答案

1. 文章开头为什么要描写老人摔倒的场景?

答:为了营造一种紧张和沉重的氛围,引出人们对这一事件的不同反应,从而引出主题。

2. 为什么说“怜悯和善行之间有一段距离”?

答:因为很多人虽然内心充满同情,但缺乏实际行动,导致“怜悯”无法转化为“善行”。

3. 文章结尾提到“真正的善行源于内心的坚定”,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答:它强调善良不是一时的情绪冲动,而是源于内心的信念和责任感,是一种持久的行为表现。

4. 你认为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做到“善行”?

答: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注他人的需要,勇于承担责任,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和关爱。

六、拓展思考

生活中,我们常常被“怜悯”所打动,但往往缺少迈出那一步的勇气。这篇文章提醒我们,善良不只是情感的表达,更是责任的承担。只有将内心的怜悯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才能真正实现“善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