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凝幽居原文和翻译】《题李凝幽居》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李凝隐居之地的清幽环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贾岛诗歌的风格特点,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追求。
题李凝幽居(原文)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题李凝幽居(翻译)
李凝住在一处安静的居所,周围很少有邻居。小路穿过杂草,通向一片荒芜的庭院。
鸟儿栖息在池边的树上,月光下传来僧人敲门的声音。
走过小桥,远处的景色分明;移动石头,仿佛触动了云雾的根基。
我暂时离开,还会再来这里,我们约定的幽静之约,我不会辜负。
赏析与解读
《题李凝幽居》虽为一首题诗,却蕴含深远意境。诗中“僧敲月下门”一句尤为著名,成为后世文人吟咏的佳句,甚至引出了“推敲”一词的典故。贾岛在作诗时反复斟酌字句,最终选定“敲”字,表现出其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对语言的精雕细琢。
整首诗通过对李凝幽居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淡泊的氛围。诗中的“草径”、“荒园”、“鸟宿”、“月光”等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超脱世俗的理想世界。而结尾的“幽期不负言”,则透露出诗人对友情与承诺的珍视,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执着追求。
结语
《题李凝幽居》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更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情感与人生理想的诗作。它让我们看到,在喧嚣的世界中,仍有人愿意选择宁静的生活,守护内心的纯净与自由。贾岛用简练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心灵的画卷,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