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优质课】在语文教学中,“陈情表”是一篇极具情感深度与文学价值的古文。作为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封奏章,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祖母的深厚感情,也体现了儒家孝道思想与忠君观念之间的微妙平衡。因此,将“陈情表”设计为一节优质课,不仅是对文本内容的深入挖掘,更是对学生情感体验与文化理解的引导。
本节课以“陈情表”为核心,围绕“情”字展开,旨在通过多层次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诵读、赏析、讨论中感受文章的情感力量,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从中体会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精神。
课堂伊始,教师通过情境导入,播放一段关于“孝”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家庭亲情的思考。随后,带领学生通读全文,借助注释和背景资料,初步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与作者生平。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逐段分析,关注文中“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等句,体会李密早年遭遇的艰难与孤独,进而理解其“奉养祖母”的无奈与坚定。
在赏析环节,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围绕“情”与“理”的关系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认为,李密以“孝”为由拒绝出仕,是对祖母的深情;也有人提出,这背后也有政治考量,是李密在乱世中的一种自保之策。这种多元观点的碰撞,激发了学生的思辨能力,也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教师还结合现代生活,引导学生思考“孝”在今天的意义。通过对比古今孝道的不同表现形式,学生逐渐明白,孝不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陪伴与尊重。
整堂课以“情”为主线,贯穿始终,既注重文本的解读,又强调情感的共鸣。教师语言亲切自然,教态大方得体,课堂节奏张弛有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陈情表”的内容与结构,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了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总之,“陈情表优质课”不仅是一次语文知识的传授,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它让学生在文字中感受到情感的力量,在历史中触摸到文化的温度,真正实现了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