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谏齐景公的原文翻译及阅读训练】《晏子谏齐景公》是出自《晏子春秋》中的一篇经典文章,讲述了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字仲,谥号“晏子”)如何以智慧和忠言劝谏齐景公的故事。通过这篇文章,不仅可以看到晏子的机智与忠诚,也能感受到古代君臣之间的互动方式。
一、原文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上,睹人饿而不知其饥。晏子入见,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之裘,独不若此。”公曰:“善!”乃令出裘与民。
二、译文
齐景公在位的时候,连续下了三天的大雪,天气仍然没有放晴。齐景公穿着白色的狐裘,坐在堂上,看到路上有饥饿的人却不知道他们挨饿。晏子进宫拜见,说:“我听说古代的贤明君主,在自己吃饱的时候知道百姓饥饿,在自己温暖的时候知道百姓寒冷,在自己安逸的时候知道百姓劳苦。现在您的衣服,却不像这样。”齐景公说:“说得对!”于是下令拿出自己的皮衣送给百姓。
三、内容理解
这篇短文通过一个简单的场景,展现了晏子的仁政思想和对百姓的关心。他用“贤君”的标准来提醒齐景公,作为一国之君,不能只顾自己的享乐,而应体恤百姓的疾苦。晏子的劝谏并非直接指责,而是以历史为鉴,委婉而有力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四、阅读训练题
1. 文中提到“雨雪三日而不霁”,“霁”的意思是?
A. 下雪
B. 放晴
C. 风大
D. 寒冷
2. 晏子劝谏齐景公的依据是什么?
A. 自己的官职
B. 历史上的贤君做法
C. 大臣的意见
D. 百姓的要求
3. “婴闻古之贤君……”这句话体现了晏子的什么思想?
A. 专制统治
B. 以民为本
C. 个人享乐
D. 军事扩张
4. 齐景公听完晏子的话后做了什么?
A. 批评了晏子
B. 拒绝了晏子的建议
C. 听从了晏子的劝告
D. 置之不理
5. 这篇文章主要赞扬了谁的哪些品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拓展思考
1. 你认为晏子的劝谏方式是否有效?为什么?
2. 如果你是齐景公,你会如何回应晏子的建议?
3. 在现代社会中,领导者应该如何关注民生?
六、总结
《晏子谏齐景公》虽然篇幅简短,但寓意深刻,体现了儒家“仁政”思想的核心。晏子以理服人、以德感人,展示了古代士大夫的责任感和智慧。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代政治文化,还能从中汲取为人处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