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箪食壶浆词语解释】“箪食壶浆”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百姓对仁政或恩德的感激和欢迎。该词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原文为:“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故凡有天下者,皆愿其君之仁也。”后世引申为人民对统治者的拥戴与感恩。
以下是对“箪食壶浆”的详细解释及相关知识总结: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解释 |
箪 | 古代盛饭的竹器,形状像小筐。 |
食 | 食物,饭食。 |
壶 | 古代盛酒的陶器。 |
浆 | 酒,或泛指饮料。 |
箪食壶浆 | 指用竹篮装饭,用壶装酒,用来招待客人或表示欢迎。比喻百姓以最简朴的方式表达对恩人或贤君的敬意和感激。 |
二、出处与背景
-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
- 原文引用: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故凡有天下者,皆愿其君之仁也。”
虽然“箪食壶浆”并非直接出现在这段话中,但后人将其与“民望云霓”结合,引申出此成语,强调民众对仁政的渴望与支持。
三、使用场景与意义
使用场景 | 说明 |
赞美仁政 | 用于形容君主施行仁政,得到百姓拥护。 |
表达感激 | 用于描述百姓对恩人的感谢与欢迎。 |
文学作品 | 常见于历史小说、古文诗词中,体现民间情感。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欢呼雀跃、万众一心、民心所向 |
反义词 | 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苛政如虎 |
五、现代应用举例
1. 在历史题材影视剧中,常出现百姓“箪食壶浆”迎接英雄人物的情节。
2. 在政治宣传中,也可用此词表达政府对民众的关怀与服务精神。
3. 在文学创作中,用于描绘古代社会的和谐景象或英雄受百姓爱戴的场面。
六、总结
“箪食壶浆”不仅是对古代礼仪的描述,更是对仁政与民心关系的一种象征。它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道德、尊重百姓的传统思想。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关注民生、体恤民情,才能赢得真正的支持与信任。
以上就是【箪食壶浆词语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