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意思】一、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是孟子关于治国与民心向背的重要论述。这句话的意思是:凡是遵循天道、顺应民心的统治者,会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和帮助;而违背天道、失去民心的统治者,则会孤立无援,最终失败。
孟子通过这一观点强调了“仁政”与“民心”的重要性,认为国家的兴衰取决于统治者是否以民为本,是否施行正义之道。他进一步指出,即使拥有强大的武力或资源,如果失去民心,也难以维持长久的统治。
二、原文与释义对照表
原文 | 释义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遵循正道的人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违背正道的人则会失去人心,只有少数人跟随。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即使有好的时机和地理优势,也不如人心所向来得重要。 |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 即使是一座小城,被包围进攻却无法攻下,说明守方有坚固的防御和民心支持。 |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虽然有天时的优势,但依然无法取胜,说明地利比天时更重要。 |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城墙高大、护城河深、兵器精良、粮食充足,但仍然弃城而逃,说明人心才是关键。 |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国家的稳定不靠边界、山川险要,也不靠军事力量,而是靠民心。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再次强调,得道之人会获得广泛支持,失道之人则孤立无援。 |
三、核心思想总结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核心在于强调“仁政”与“民心”的重要性。孟子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依赖于军事力量或地理优势,更取决于统治者是否以民为本,是否推行正义之道。只有赢得民心,才能实现长治久安。反之,若失去民心,即便有再强的兵力和资源,也难逃失败的命运。
四、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无论是国家治理、企业管理,还是个人发展,都离不开“人心”的支撑。只有坚持公平、正义、诚信的原则,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与支持,从而取得长远的成功。
五、结语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不仅是一句古语,更是对人性、政治与社会规律的深刻洞察。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应只关注外在条件,更要注重内在的道德与民心的凝聚。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持久的成功与和谐。
以上就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