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儿童别称和雅称

2025-09-10 19:53:30

问题描述:

儿童别称和雅称,这个问题折磨我三天了,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0 19:53:30

儿童别称和雅称】在古代汉语中,对“儿童”这一群体有着丰富的称谓,既有口语化的别称,也有文雅的雅称。这些称呼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儿童的关爱,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以下是对常见儿童别称与雅称的总结。

一、儿童的常见别称

别称 含义 出处/使用背景
小儿 指年幼的孩子,常用于口语或长辈称呼晚辈 《史记》等古籍中多见
童子 古代指未冠之年的人,也可泛指小孩 《论语》中“童子何知”
儿郎 多用于称呼男孩,带有亲昵意味 宋元以后常用
孩儿 通俗称呼,广泛用于日常交流 现代仍常用
少年 年龄稍长的儿童,多用于文言文中 如《诗经》中有“少年子弟江湖老”

二、儿童的雅称与文雅称呼

雅称 含义 出处/使用背景
童稚 指年幼无知的孩子,文雅而略带贬义 《后汉书》中用以形容年少者
幼童 对年幼孩子的尊称,常用于正式场合 《礼记》中提及
童蒙 原指蒙学阶段的学生,引申为年幼之人 《周易》中“童蒙求我”
童子军 近现代对儿童组织的称呼,现多用于军事训练 19世纪英国兴起
胞弟 对同辈中年幼者的谦称,非直接指儿童 多用于兄弟之间
少小 指年幼时,多用于诗词中表达回忆 如“少小离家老大回”

三、其他特色称谓

称谓 含义 特点
乳儿 指婴儿,强调尚在哺乳期 文言中较少使用
幼孩 强调年龄小,常用于书面语 如“幼孩无知”
童儿 多用于寺庙或官府中的小仆人 具有特定身份背景
童仆 指家中年幼的仆人 多见于古代家庭描写

总结

“儿童”这一群体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拥有多种不同的称呼方式。从口语化的“小儿”到文雅的“童稚”,再到特定语境下的“童子军”,这些称谓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反映了社会结构与文化观念的变化。了解这些别称与雅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中对儿童的态度与情感。

如需进一步探讨某类称谓的历史演变或文学应用,可继续深入研究。

以上就是【儿童别称和雅称】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