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檀原文及翻译注音】《伐檀》是《诗经·魏风》中的一篇诗歌,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劳作中的艰辛与对不公社会的不满。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以下为《伐檀》的原文、翻译、注音及简要总结。
一、原文及注音
序号 | 原文 | 注音 |
1 | 伐檀兮,伐檀兮,伐其条枚兮。 | fá tán xī, fá tán xī, fá qí tiáo méi xī. |
2 |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 shuò shǔ shuò shǔ, wú shí wǒ shǔ! |
3 |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 sān suì guàn nǚ, mò wǒ kěn gù. |
4 |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 shì jiāng qù nǚ, shì bǐ lè tǔ. |
5 |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 lè tǔ lè tǔ, yuán dé wǒ suǒ. |
> 注:本诗共五章,每章四句,内容相近,反复吟唱,增强情感表达。
二、翻译
原文 | 翻译 |
伐檀兮,伐檀兮,伐其条枚兮。 | 挖檀木啊,砍檀木啊,砍下它的枝叶吧。 |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 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吃我的黄米! |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 三年来供养你,你却不肯照顾我。 |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 我要离开你,去那快乐的地方。 |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 快乐的地方啊,才是我的归宿。 |
三、简要总结
《伐檀》是一首反映古代劳动者对统治者剥削不满的诗歌,通过“伐檀”这一劳动场景,表达了对生活困苦的控诉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硕鼠”象征贪婪的统治者,“乐土”则是诗人追求的理想世界。
- 主题思想:批判剥削,渴望公平。
- 艺术特色: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重复结构增强节奏感。
- 历史价值:是研究先秦社会状况和人民思想的重要文献。
四、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诗篇名称 | 伐檀 |
出处 | 《诗经·魏风》 |
体裁 | 古体诗(四言) |
主题 | 批判剥削,向往自由 |
艺术手法 | 重复、比喻、对比 |
代表句子 |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
文化意义 | 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与生活状态 |
通过阅读《伐檀》,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能体会到他们面对不公时的无奈与抗争。这首诗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值得深入品读与思考。
以上就是【伐檀原文及翻译注音】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