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是什么词语】“乐不思蜀”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安逸的环境中生活,忘记了原本的故乡或过去的处境,甚至对当前的舒适生活过于留恋,不再有回归或改变的想法。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通常用来批评那些安于现状、缺乏进取心的人。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乐不思蜀 |
拼音 | lè bù sī shǔ |
出处 |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
释义 | 在欢乐中忘记了故乡,比喻沉迷于眼前的安逸生活,不再思虑过去或未来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贬义 |
近义词 | 安于现状、乐而忘返、沉溺其中 |
反义词 | 忧国忧民、思乡念旧、居安思危 |
二、成语来源
“乐不思蜀”最早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故事讲的是蜀汉后主刘禅在亡国后被带到魏国,虽然身处异乡,却依然过着安逸的生活,甚至在一次宴会上被问及是否思念故国时,他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这句话后来被用来形容人沉迷于眼前的快乐,忘记了自己的根本。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批评某人过于安逸 | 他现在在大城市工作,日子过得不错,已经乐不思蜀了,不想回老家发展。 |
描述一个人沉迷享乐 | 她沉迷于游戏,乐不思蜀,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
用于文学作品描写 | 小说中描写了主人公在异国他乡安逸生活,渐渐乐不思蜀。 |
四、总结
“乐不思蜀”是一个具有明显感情色彩的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在安逸生活中失去方向、忘记初心的人。它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也常常出现在现代生活中,提醒人们不要因眼前的舒适而迷失自我。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出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使用它,并避免误用。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忘本源,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
以上就是【乐不思蜀是什么词语】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