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这句诗出自宋代词人晏殊的《玉楼春·春恨》。全词如下: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意境描绘了一种无法排遣的相思之情。词的开篇便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绿杨芳草长亭路”勾勒出一幅典型的送别场景,而“年少抛人容易去”则点明了离别的主题,暗示着青春易逝、缘分短暂。
接下来,“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离愁别绪。五更钟声惊醒残梦,让人更加感受到现实的残酷;而三月的细雨又增添了一份凄凉,使得离情更为浓郁。
下阕中,“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将情感推向高潮。无情者尚且无忧,而多情之人却饱受相思之苦,这种对比突出了相思的深切与无奈。“一寸还成千万缕”形象地表现出相思之情如同乱麻般缠绕心头,难以解开。
最后两句“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它不仅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也揭示了人类情感的一种普遍规律——无论距离多么遥远,时间如何流逝,相思之情始终不会消减,反而愈发浓烈。这种超越时空的执着与深情,使得整首词具有了永恒的艺术魅力。
晏殊通过这首词,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以及生动的比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因相思而痛苦不堪的形象。同时,他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爱情难久的感慨。可以说,《玉楼春·春恨》不仅是一首描写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对人性深处复杂情感的一次深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