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及rdquo及的意思_全诗赏析)】“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岳阳楼》。这两句诗虽为诗中后两句,却因其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境,成为全诗的点睛之笔。本文将从诗句的含义、诗歌背景以及整体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深入赏析。
首先,“戎马关山北”中的“戎马”指的是战马,象征着战争与动荡;“关山北”则指北方的边关要地。这句诗描绘的是诗人遥望北方,心中浮现的战乱景象。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时期,国家内忧外患,百姓流离失所。他虽身处洞庭湖畔,但心系国事,对北方战事充满忧虑。
“凭轩涕泗流”则是诗人面对眼前的壮阔景色,情绪激动,不禁泪洒衣襟。“凭轩”意为靠着窗子或栏杆,表现了诗人独自一人登高远望的情景;“涕泗流”形容泪水和鼻涕一同流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极度悲痛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绘登临岳阳楼所见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对个人遭遇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诗中既有“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宏大气象,也有“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孤独无助,情感层次丰富,意境深远。
杜甫作为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往往饱含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兴亡的关切。在《登岳阳楼》中,他不仅写景,更借景抒情,展现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这种将个人情感与家国命运紧密结合的写作手法,使这首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历史价值。
综上所述,“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不仅是对当时社会动荡的写照,更是杜甫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诗人对国家的深情厚谊,也感受到了他在困境中依然坚持理想的精神力量。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华文学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