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说》阅读练习及答案】一、原文节选:
“君子之学也,虽有贤者,不以自满;虽有善言,不以自足。问于人,而人不答,则思其所以问之;问于书,而书不答,则思其所以问之。故曰:‘学无止境,问无休时。’”
二、阅读理解题:
1. 文中提到“君子之学也,虽有贤者,不以自满”,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 作者认为“问于人”和“问于书”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
3. “学无止境,问无休时”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学习态度?
三、参考答案:
1.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在学习过程中,即使遇到贤能的人,也不因此而自满;即使听到好的言论,也不因此而满足。
2. 作者认为,“问于人”是指向他人请教,如果对方没有回答,就要思考自己提问的方式是否恰当;“问于书”则是通过书籍来获取知识,如果书中没有解答,也要反思自己的问题是否明确。
3.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提倡不断学习、持续探索的精神,强调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而提问则是推动学习的重要方式。
四、拓展思考: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学无止境,问无休时”的理解。
(提示:可以从个人成长、社会进步、终身学习等方面展开论述。)
五、总结:
《问说》通过阐述“问”的重要性,强调了学习过程中不断求知、不断质疑的态度。文章语言精炼,寓意深刻,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