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全文】《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学者李毓秀根据孔子的教诲编纂而成,后经贾存仁修订,更名为《弟子规》。它以简明易懂的语言,阐述了为人处世、孝顺父母、尊敬师长、修身齐家的基本道理,是古代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读本。
《弟子规》全文共360句,1080字,内容涵盖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强调“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思想体系。全篇分为七个部分: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
以下是《弟子规》的全文
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清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恸亦无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出则悌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辞必洁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善言 如受宠 闻恶言 如加刑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刻薄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勿沾染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泛爱众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亲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余力学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损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慎勿观 蔽聪明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弟子规》不仅是一部启蒙教材,更是一部修身养性的经典。它教导人们如何做人、做事、待人接物,是中华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在现代社会,它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