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一、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故事和绘画活动,引导幼儿了解雪地中的动物足迹,认识不同动物的脚印特征。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创作。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 故事《雪地里的小画家》绘本或图片
- 白色画纸、彩色粉笔、水彩笔、橡皮泥等绘画工具
- 动物脚印卡片(如兔子、鸡、鸭、猫等)
- 雪地场景布置(可用白色纸张或泡沫板模拟)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一幅雪景图,提问:“你们见过下雪吗?雪地上会留下什么?”引导幼儿自由发言,激发他们的兴趣。接着讲述故事《雪地里的小画家》,讲述小动物们在雪地上留下自己独特“画作”的有趣情节。
2. 观察与讨论(8分钟)
展示动物脚印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每种动物的脚印形状。例如:
- 兔子:梅花状
- 鸡:三角形
- 鸭:扁圆形
- 猫:肉垫状
引导幼儿思考:“如果你是小画家,你会在雪地上画什么?”
3. 创作时间(15分钟)
幼儿自由选择绘画工具,在“雪地”上进行创作。可以使用粉笔在白纸上画出自己的“脚印”,也可以用橡皮泥捏出动物的脚印,或者用手指蘸颜料在纸上按出“脚印”。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表达,给予积极反馈。
4. 展示与分享(7分钟)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说自己画的是哪种动物的脚印,为什么喜欢这个图案。教师可以组织简单的评价,如:“你的脚印真像小兔子的!”“你画得很有创意!”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内容,强调雪地里藏着许多有趣的“画作”,鼓励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雪地上的痕迹,寻找更多“小画家”的踪迹。
四、活动延伸:
- 在户外活动中,带幼儿到有积雪的地方观察真实的动物足迹。
- 组织“小画家”主题手工活动,用树叶、树枝等自然材料制作“雪地画”。
- 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五、活动反思:
本节课通过故事引入、观察讨论、动手创作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个别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稍显拘谨,教师应多给予鼓励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六、注意事项:
- 活动中注意保持环境整洁,及时清理使用的材料。
- 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可提供更简单的工具,如手指画、印章等。
- 鼓励幼儿之间互相欣赏和交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结合教学实际设计,旨在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与艺术感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