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古诗拼音版】《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描绘了秋夜独坐时的所见所感。下面为这首古诗提供拼音版本,并结合内容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涵。
原文: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拼音版:
Yè shū suǒ jiàn
Yè Shào Wēng
Xiāo xiāo wú yè sòng hán shēng,
Jiāng shàng qiū fēng dòng kè qíng.
Zhī yǒu ér tóng tiǎo cù zhī,
Yè shēn lí luò yī dēng míng.
诗意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夜晚独自书写所见的情景,借景抒情,表达了游子思乡的情感。
- 第一句:“萧萧梧叶送寒声”
描绘了秋夜中梧桐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发出“萧萧”的声响,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 第二句:“江上秋风动客情”
秋风从江面吹来,触动了诗人作为异乡人的思绪。这里的“客情”指的是游子的乡愁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第三句:“知有儿童挑促织”
诗人知道,远处的院子里还有孩子在捉蟋蟀(促织)。这种童趣的画面,反衬出诗人此时的孤独与感慨。
- 第四句:“夜深篱落一灯明”
深夜里,篱笆边的一盏灯火明亮,让人联想到家中的温暖。这一画面既是对现实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
内涵与情感: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夜的寂静、风声、虫鸣以及远处的灯光,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总结:
《夜书所见》虽短,却意境深远,语言质朴而富有感染力。它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抒情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通过拼音版的呈现,可以让更多人轻松阅读并感受这首古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