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猪巴氏杆菌病的诊治】在养猪生产过程中,疾病防控是保障养殖效益和动物健康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殖的不断发展,猪群中一些常见传染病也呈现出新的发病特点。其中,猪巴氏杆菌病(Porcine Pasteurellosis)是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引起的急性或慢性呼吸道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尤其在环境较差、饲养密度高或免疫力低下的猪群中容易暴发。
近期,笔者在某规模养殖场接诊一例疑似猪巴氏杆菌病的病例,现将诊疗过程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以供参考。
一、病例基本情况
该猪场为中型散养场,存栏生猪约200头,其中育肥猪150头,母猪30头,种公猪20头。发病时间为秋季,气温逐渐下降,湿度较高,舍内通风不良,导致猪群应激反应明显。
发病猪主要为4月龄左右的育肥猪,共发现5头出现明显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40.5℃~41.2℃)、呼吸困难、咳嗽、流鼻液等。部分病猪出现关节肿胀、跛行等症状,个别病猪出现急性死亡。
二、临床检查与初步诊断
对发病猪进行临床检查后,发现其体温升高、呼吸急促,肺部听诊有湿啰音,鼻腔分泌物呈脓性,部分猪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潮红。结合病史调查及临床表现,初步怀疑为猪巴氏杆菌病。
为进一步确诊,采集病猪的血液、鼻腔分泌物及肺组织样本,送至当地兽医实验室进行病原学检测。
三、实验室诊断
经实验室检测,从病料中分离出多杀性巴氏杆菌,并通过生化试验和PCR技术确认为该菌种。同时,对病猪的血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其针对巴氏杆菌的抗体水平升高,进一步支持了临床诊断。
四、治疗方案
根据诊断结果,制定如下治疗方案:
1. 抗生素治疗: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头孢类、氟喹诺酮类药物,按推荐剂量肌肉注射,每日一次,连续使用3~5天。
2. 对症处理:使用解热镇痛药缓解高热,配合止咳化痰药物改善呼吸道症状。
3. 环境管理:加强圈舍通风,保持干燥清洁,减少饲养密度,提高饲料营养水平,增强猪只抵抗力。
4. 隔离与消毒:对病猪进行隔离,对圈舍、用具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疾病扩散。
五、疗效观察与后续管理
经过5天的治疗,发病猪的症状明显减轻,体温恢复正常,精神状态好转,食欲恢复。未再出现新发病例,死亡率显著下降。
为进一步预防该病的发生,建议养殖场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尤其是针对巴氏杆菌的疫苗;同时加强日常饲养管理,提高猪群整体健康水平。
六、小结
本案例表明,猪巴氏杆菌病在实际养殖中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尤其是在环境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容易暴发。及时的临床诊断与科学的治疗措施是控制病情、减少损失的关键。同时,加强防疫意识和日常管理,是预防此类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通过本次病例的诊治,不仅提高了对猪巴氏杆菌病的认识,也为今后类似疾病的防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