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活动观察记录表】观察时间: 2025年4月5日
观察地点: 幼儿园中班活动室
观察对象: 中班全体幼儿(共25人)
观察教师: 李老师
一、游戏名称:角色扮演区——“小小超市”
本次游戏活动以“小小超市”为主题,引导幼儿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体验购物、收银、商品摆放等日常生活场景。游戏材料包括:玩具货币、假食物模型、购物篮、收银台道具等。
二、游戏过程观察记录
1. 游戏准备阶段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们分组进入角色扮演区。部分孩子主动担任“店员”,另一些则选择“顾客”。孩子们在老师的协助下,将玩具商品摆放在货架上,并用纸板制作了简易的价签。
2. 游戏进行阶段
- 互动情况: 游戏开始后,孩子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有的孩子认真地扮演收银员,用玩具钱与“顾客”进行交易;有的孩子则在挑选“商品”,并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
- 语言发展: 多数幼儿能够使用基本的购物用语,如“请问可以买这个吗?”、“谢谢您”等,个别孩子还能模仿成人语气进行对话。
- 合作与冲突: 在游戏过程中,出现了少量的小摩擦,如两名幼儿同时想要拿同一件“商品”。教师及时介入,引导他们通过轮流或协商解决问题,增强了他们的社交能力。
3. 游戏结束阶段
教师提醒游戏即将结束,孩子们陆续整理玩具,归还物品,并分享自己的游戏体验。大部分孩子表示喜欢这个游戏,认为“当店员很有趣”。
三、观察分析
- 社会性发展: 通过角色扮演,幼儿在模拟生活中学习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合作和解决冲突,有助于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
- 语言表达能力: 游戏促进了幼儿的语言运用,尤其是在交流和表达需求方面表现较为积极。
- 想象力与创造力: 孩子们在游戏中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如用纸板做价签、用积木搭建货架等,体现了较强的创造力。
四、改进建议
1. 可以增加更多种类的玩具商品,丰富游戏内容,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2. 鼓励更多的幼儿参与不同的角色,避免部分孩子长期只扮演同一角色。
3. 教师可以在游戏中适当加入一些引导性问题,帮助幼儿深入思考和表达。
五、总结
本次“小小超市”角色扮演游戏不仅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也有效促进了他们的语言、社交和动手能力的发展。通过观察,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和能力水平,为今后的游戏设计和教学活动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