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突出。为了有效控制和减少畜禽养殖业对水体、土壤和大气的污染,国家相关部门在2017年对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了系统性整理与更新,旨在为行业提供科学、规范的环保依据。
本次整理的《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涵盖了主要畜禽种类,包括猪、牛、鸡、羊等,明确了不同养殖规模下的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不仅对废水、废气、粪便等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总量进行了规定,还对处理方式、监测方法及管理措施提出了具体要求,有助于推动养殖企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废水排放方面,标准要求养殖场必须建设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并确保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或地方相关排放标准。同时,鼓励采用生态养殖模式,如粪污资源化利用、沼气发电等,以实现污染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对于废气排放,尤其是氨气、硫化氢等恶臭气体,标准规定了不同养殖类型和规模下的排放限值,并建议通过加强通风、覆盖处理、生物滤池等方式降低污染物排放。此外,针对养殖场周边的空气质量,还提出了定期监测和信息公开的要求。
在固体废弃物管理方面,标准强调畜禽粪便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优先用于农田施肥,避免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同时,鼓励推广粪污集中处理中心,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此次标准的整理不仅是对过去政策的完善,也为今后畜禽养殖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各地政府和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标准的宣传和落实,引导养殖企业自觉遵守环保法规,提升行业整体环保水平。
总之,《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发布与实施,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只有通过科学管理、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才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