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白云枕头》含反思】一、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故事《白云枕头》,让幼儿初步了解“梦想”与“现实”的关系,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情感目标: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中主人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3. 能力目标: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活动准备:
- 故事《白云枕头》PPT或绘本;
- 白云形状的图片或手工材料(如棉花、白纸等);
- 幼儿每人一张画纸和彩笔;
- 背景音乐(轻柔的钢琴曲)。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用温柔的声音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做过梦?梦里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做过的梦,激发他们的兴趣。接着出示白云图片,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听一个关于‘白云枕头’的故事。”
2. 故事讲述(8分钟)
教师边播放PPT边讲述《白云枕头》的故事:
“有一个小女孩,她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觉,因为她总是想着天空中的白云。有一天,她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躺在一朵软绵绵的白云上,像躺在一个温暖的枕头里。她醒来后,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把梦变成现实……”
3. 讨论与互动(10分钟)
- 教师提问:“你觉得小女孩的梦想能实现吗?为什么?”
- 引导幼儿思考:“如果你有一朵白云枕头,你会做什么?”
- 鼓励幼儿大胆发言,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4. 创意绘画(12分钟)
请幼儿用画笔画出自己心中的“白云枕头”,并鼓励他们讲述自己的画作内容。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5. 小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只要我们努力,就有可能实现。就像故事里的小女孩一样,她用自己的方式让梦想变成了现实。”
四、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以《白云枕头》为载体,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进行想象与表达。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积极参与,能够围绕“梦想”展开讨论,并尝试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部分幼儿在表达时较为害羞,语言组织能力较弱,需要教师更多的引导与鼓励。此外,在时间安排上略显紧凑,部分环节可以适当延长,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与创作。
今后在设计类似活动时,可以提前准备更丰富的教具和互动环节,增强幼儿的参与感与体验感,进一步提升课堂效果。
五、延伸活动建议:
- 在美工区提供各种材料,鼓励幼儿制作“白云枕头”手工作品;
- 开展“我的梦想”主题谈话活动,帮助幼儿树立远大理想;
- 结合科学活动,讲解“云”的形成原理,拓展幼儿的知识面。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结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教学实际,注重趣味性与教育性的结合,旨在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