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结合律》PPT课件】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加法结合律的含义,掌握其基本表达形式。
2. 能够在实际运算中灵活运用加法结合律简化计算过程。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及应用方法。
- 难点:在复杂运算中正确识别并应用加法结合律。
三、教学内容
1. 引入新知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入加法结合律的概念。例如:
> 小明去超市买了3个苹果,5个香蕉,7个橘子。他一共买了多少水果?
> 可以用两种方式计算:
> (3 + 5)+ 7 = 8 + 7 = 15
> 3 + (5 + 7)= 3 + 12 = 15
引导学生发现:无论先加哪两个数,结果都是一样的。
2. 概念讲解
加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数学表达式为:
> (a + b) + c = a + (b + c)
3. 举例说明
- 例1:(12 + 8) + 15 = 20 + 15 = 35
12 + (8 + 15) = 12 + 23 = 35
所以,(12 + 8) + 15 = 12 + (8 + 15)
- 例2:(45 + 30) + 25 = 75 + 25 = 100
45 + (30 + 25) = 45 + 55 = 100
所以,(45 + 30) + 25 = 45 + (30 + 25)
4. 应用练习
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尝试使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 练习1:(26 + 14) + 10 = ?
- 练习2:50 + (25 + 15) = ?
- 练习3:(9 + 11) + 12 = ?
- 练习4:(7 + 13) + 15 = ?
5. 总结提升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加法结合律的意义和应用方法。
四、板书设计
```
加法结合律
(a + b) + c = a + (b + c)
示例:
(3 + 5) + 7 = 3 + (5 + 7)
(12 + 8) + 15 = 12 + (8 + 15)
```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加法结合律是加法运算中的一种重要规律,它可以帮助我们在计算时更灵活地调整运算顺序,提高计算效率。
六、布置作业
1. 完成课本相关练习题。
2. 自己编一道使用加法结合律的题目,并写出解答过程。
3. 回家后向家长讲解加法结合律的含义。
如需配合PPT展示,可将以上内容分页制作,每页突出一个知识点或问题,配合图形、动画等增强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