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北京的春节》阅读答案】《北京的春节》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描写北京传统节日风俗的文章,文章以朴实的语言、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热闹与温馨。通过对春节习俗的细致刻画,作者不仅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寄托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厚情感。
一、文章内容概述
文章从腊月初旬开始写起,描写了人们为迎接春节所做的准备工作,如买年货、祭灶王、贴春联等。接着详细描述了除夕夜的团圆饭、守岁、放鞭炮等活动,以及正月初一的拜年、庙会等场景。文章结尾提到元宵节的到来,整个春节在热闹中逐渐落幕。
二、主要写作特点
1. 语言朴实自然
老舍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春节的种种习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民俗氛围。
2. 细节描写丰富
文中通过“腊八粥”“祭灶王”“贴对联”等具体细节,展现了老北京人过年的独特方式,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3. 情感真挚
作者通过对春节活动的描写,流露出对家乡、亲人和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体现出一种朴素而真挚的情感。
三、问题与解析
1. 为什么说“腊月的风是冷的,但人心是热的”?
答: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了春节期间人们的热情与温暖。虽然天气寒冷,但人们为了迎接新年而忙碌,彼此之间充满关爱和温情,体现了节日的喜庆与人情味。
2. 文章中提到“除夕夜,家家灯火通明”,这说明了什么?
答:这说明除夕夜是一个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灯火通明象征着团圆和幸福,也反映出人们对新年的期待和祝福。
3. 作者为什么要写“孩子们特别喜欢过年”?
答:因为过年时孩子们可以穿新衣、吃美食、放鞭炮、拿红包,这些都让他们感到快乐和兴奋,同时也体现了春节带给人们的欢乐氛围。
4. “正月初一的早晨,大家互相道贺‘新年好’”这句话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风气?
答:这反映了春节期间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和互相关心,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的传统美德。
四、主题思想
《北京的春节》通过描写老北京人过年的习俗,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怀念。同时,文章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珍惜亲情、传承文化。
五、总结
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不仅是一篇描写传统节日的散文,更是一篇充满温情与智慧的作品。它让我们在欣赏文字之美之余,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与价值。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春节的热闹与喜庆,也能体会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传统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