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追击及相遇问题典型例题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追击及相遇问题典型例题,有没有人在啊?求别让帖子沉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6 22:43:18

追击及相遇问题典型例题】在物理学习中,追击与相遇问题是力学部分常见的题型之一,主要考察学生对运动学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这类问题通常涉及两个或多个物体的相对运动,要求我们根据它们的速度、加速度以及初始位置等信息,分析其运动过程,并求解相遇时间、距离或相对速度等问题。

一、追击问题的基本概念

追击问题是指一个物体(如甲)以一定的速度追赶另一个物体(如乙),当两者到达同一位置时,即为“追上”或“相遇”。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出两者的位移关系,建立合适的运动方程,并进行求解。

例如:一辆汽车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另一辆摩托车从后面以20 m/s的速度追赶,若初始时刻两车相距50米,则摩托车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汽车?

解题思路:

设摩托车追上汽车的时间为t秒。

则汽车的位移为:$ s_1 = v_1 \cdot t = 10t $

摩托车的位移为:$ s_2 = v_2 \cdot t = 20t $

由于摩托车要追上汽车,需满足:

$ s_2 = s_1 + 50 $

即:

$ 20t = 10t + 50 $

解得:

$ t = 5 $ 秒

因此,摩托车在5秒后追上汽车。

二、相遇问题的常见类型

相遇问题与追击问题类似,但更强调两个物体在某一时刻同时到达同一地点的情况。这种问题常出现在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中,可能涉及匀速、匀变速等多种情况。

例如: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以3 m/s的速度前进,乙以2 m/s的速度前进,A、B两地相距100米,问他们多久后相遇?

解题思路:

两人相向而行,相对速度为:

$ v_{\text{相对}} = v_甲 + v_乙 = 3 + 2 = 5 \, \text{m/s} $

总距离为100米,因此相遇时间为:

$ t = \frac{100}{5} = 20 \, \text{秒} $

三、综合例题解析

题目:

甲车以1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乙车从静止开始以2 m/s²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假设甲车在乙车前方40米处,问乙车经过多少时间可以追上甲车?

解题思路:

设乙车追上甲车的时间为t秒。

甲车的位移为:

$ s_甲 = v_甲 \cdot t = 15t $

乙车的位移为:

$ s_乙 = \frac{1}{2} a t^2 = \frac{1}{2} \cdot 2 \cdot t^2 = t^2 $

由于乙车要追上甲车,必须满足:

$ s_乙 = s_甲 + 40 $

即:

$ t^2 = 15t + 40 $

整理得:

$ t^2 - 15t - 40 = 0 $

使用求根公式:

$ t = \frac{15 \pm \sqrt{(-15)^2 + 4 \cdot 1 \cdot 40}}{2} = \frac{15 \pm \sqrt{225 + 160}}{2} = \frac{15 \pm \sqrt{385}}{2} $

计算得:

$ t \approx \frac{15 + 19.62}{2} = 17.31 $ 秒(舍去负根)

因此,乙车大约在17.31秒后追上甲车。

四、总结

追击与相遇问题虽然形式多样,但核心思想是通过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从而求解关键参数。在实际考试或练习中,建议同学们掌握以下几点:

1. 明确各物体的初速度、加速度、位移关系;

2. 正确识别是匀速、匀变速还是其他类型的运动;

3. 善用相对运动的概念,简化问题;

4. 注意单位统一,避免计算错误。

通过不断练习和积累经验,相信你在面对此类问题时会更加得心应手。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