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时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和减少】在企业财务处理中,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根据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暂时性差异而产生的。理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减变化,有助于更好地掌握企业的税务状况和财务报表结构。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定义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由于会计上确认的收入或费用与税法上确认的收入或费用之间存在时间差异,导致未来期间可能产生可抵扣的税款。这种差异通常源于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的情况
当企业的会计利润小于应税所得时,可能会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从而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以下是常见的几种情况:
| 增加原因 | 说明 |
| 预提费用 | 如预提工资、利息等,会计已计入费用,但税法未认可,导致未来可抵税 |
| 资产减值 | 固定资产或存货减值,会计上已计提损失,但税法尚未允许扣除 |
| 研发支出 | 按会计准则资本化部分,在税法上可能需分期扣除 |
| 投资亏损 | 对联营企业投资出现亏损,会计已确认损失,但税法未允许扣除 |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的情况
当企业的会计利润大于应税所得时,可能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导致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以下是一些常见情况:
| 减少原因 | 说明 |
| 收入提前确认 | 如预收账款,会计已确认收入,但税法未确认,导致未来需纳税 |
| 资产增值 | 如固定资产重估增值,会计确认了收益,但税法未认可 |
| 投资收益 | 对联营企业实现的收益,会计已确认,但税法未允许立即纳税 |
| 税务优惠到期 | 原有税收减免政策取消,导致未来纳税义务增加 |
四、总结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当会计利润低于应税所得时,递延所得税资产可能增加;反之,则可能减少。企业在进行财务报告时,应准确识别这些差异,并合理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通过了解这些变化的原因,企业可以更有效地进行税务筹划和财务决策,提高财务透明度和合规性。
以上就是【什么时候时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和减少】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