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月亮的味道】一、活动目标:
1. 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故事欣赏,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简单的对话和描述性语言。
2. 想象力与创造力:激发幼儿对月亮的想象,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月亮的味道”的想法。
3. 情感体验:感受故事中动物们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二、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或PPT(《月亮的味道》绘本)
- 月亮形状的纸张、彩笔、胶水等手工材料
- 音乐《月亮代表我的心》(可选)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5分钟)
教师用温柔的语气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在晚上看到过月亮?你觉得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呢?”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如:“月亮是甜的”、“月亮是香香的”、“月亮像棉花糖一样软软的”。
2. 故事讲述(10分钟)
教师展示绘本《月亮的味道》,一边讲故事一边配合生动的表情和动作,吸引幼儿注意力。故事讲述的是:一只小老鼠想尝一尝月亮的味道,它邀请了其他小动物一起想办法,最后大家齐心协力,把月亮“吃”到了嘴里,原来月亮的味道是甜甜的、香香的。
3. 提问互动(5分钟)
- “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
- “它们是怎么吃到月亮的?”
- “你认为月亮真的有味道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思考,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月亮的感受。
4. 手工活动:我心中的月亮(10分钟)
提供材料,让幼儿用彩笔、纸张等制作“我心中的月亮”。鼓励他们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中月亮的样子,并说说它的味道。
5. 总结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听了《月亮的味道》这个有趣的故事,知道了月亮虽然不能真的吃,但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想象力去感受它的美好。希望小朋友们以后也能像故事里的小动物一样,勇敢地去探索、去发现。”
四、活动延伸:
- 家庭互动:请家长和孩子一起观察夜晚的月亮,聊聊月亮的样子和感觉。
- 区角活动:在语言区投放相关绘本,供幼儿自由阅读和讲述。
五、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故事为载体,结合语言表达和动手操作,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参与感。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备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可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