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张志和渔歌子张志和张志和渔歌子原诗、注释、翻译、赏析、】《渔歌子》是唐代诗人张志和所作的一首词,原题为《渔歌子》,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首作品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与渔夫的闲适生活,意境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原诗: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 西塞山:位于今浙江省湖州市境内,是江南著名的山水胜地。
- 白鹭:一种常见的水鸟,常栖息于江河湖泽附近。
- 桃花流水:指春日桃花盛开时,溪流因融雪而水量增大,形成“桃花流水”的景象。
- 鳜鱼:一种淡水鱼,肉质鲜美,是江南地区常见的食材。
- 青箬笠:用竹叶编织的斗笠,颜色青翠。
- 绿蓑衣:用棕丝或草编成的雨衣,颜色绿色。
- 斜风细雨:形容春天的微风和小雨。
- 不须归:不必回去,表示渔夫沉浸于美景之中,不愿离去。
翻译:
在西塞山前,白鹭自由飞翔;
桃花盛开,溪水潺潺,鳜鱼肥美。
戴着青色的斗笠,披着绿色的蓑衣,
在微风细雨中,不愿归去。
赏析:
这首《渔歌子》语言清新自然,画面感极强,通过“白鹭”、“桃花”、“鳜鱼”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春日江南水乡的画卷。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虽只有二十七字,却层次分明,动静结合,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有情感上的寄托。其中“斜风细雨不须归”一句,更是点睛之笔,表现出渔夫在自然美景中的悠然自得,仿佛时间都为之停留。
张志和作为唐代著名的隐士诗人,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对自然的亲近。《渔歌子》不仅是一首写景之作,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表达,体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理想。
结语:
《渔歌子》以其简练的语言、优美的意境和深远的意境,成为唐宋词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审美角度来看,这首词都值得细细品味。